9-10月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梳理

2025-09-10

进入九月,气温逐渐下降,昆虫活动减弱,林间植物陆续进入休眠前的准备阶段,此时正是开展松材线虫病普查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核心任务:摸清疫情底数,为制定精准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核心工作: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              

普查目标:对所有松树分布区进行全面普查。

普查内容:查清松材线虫病分布地点、树种、范围、发生面积、病(枯)死松树数量等,总结当年防治效果,并为枯死松树集中清理和下一年度防治计划制定提供依据。

普查方法:

(1)地面踏查。根据不同区域松林分布的特点,设计出便于观察全部林分的踏查路线;沿踏查路线用目测方法或借用望远镜查找有无当年松枯死树,或针叶褪色,或针叶黄化,或针叶枯萎,或针叶呈红褐色等症状的松树,如有发现,取样、分离、鉴定。

(2)航天航空遥感调查。有条件的地方可应用亚米级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或航空遥感监测数据分析松树异常情况。遥感监测发现松树异常后,应立即开展地面核实详查、抽样鉴定。

图片

根据《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2024年版)技术要求:各地统一应用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监管平台”及其移动端 APP,采集报告日常监测、专项普查和取样检测信息,以小班为单位实时更新工作动态和疫情数据,实行疫情监测普查和检测排查全过程精细化可视化管理。


常态化工作:

1、疫木除治监管

该项工作因各地区防治要求不同而存在差异,这里主要针对常年清理和绩效包干制区域。

具体要求:对日常监测中发现的(病)枯死松树、濒死松树等,采取即见即清采伐,所有采伐松木树干、直径大于1cm的枝条、伐桩需要全部按照国家技术要求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清理区域枯死松树处置率和处理合格率均达100%,伐桩高度不超过5cm。清理全过程需要做好疫木监管,杜绝疫木流失。

图片


2、设备管理

9月媒介天牛防控各项监测、诱捕设备应继续做好管理工作。

诱捕器管理:

定期收集并详细记录诱捕数据,同时及时更换失效诱芯,并清理器内残留的枯枝落叶等杂物,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诱捕设备的持续有效性。

天牛驱避剂管理

规范驱避剂的使用与维护,建立定期巡查与更换的动态管理机制。


10月随天气的转凉,媒介天牛当年成虫逐渐消失,相关诱捕、驱避工作进入收尾阶段。

监测设备回收:

针对严寒气候可能导致设备风化、老化及损坏的情况,须制定规范化回收流程,确保设备得以及时回收与妥善保管,从而延长器材使用寿命。

天牛驱避剂收尾:

规范处理天牛驱避剂废弃包装,将其纳入专项回收管理流程,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置,杜绝环境污染。

分享